4月10日至1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家新型储能企业齐聚首钢园,参与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本市多家企业将新兴储能技术带到了展会上。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表示,预计今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将迎来历史性时刻,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或将超过抽水蓄能,站上第一的位置。记者注意到,此次参展的本市储能领域科技企业,多有来自北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团队的技术支撑,在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兴技术路线上崭露头角。
我国锂资源大量依赖进口,钠离子电池的原料更加易得。基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十余年的钠离子电池研发积累,中科海钠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研发团队拥有钠离子电池底层核心专利技术。“钠离子电池是天然为储能而生的。”中科海钠工作人员介绍,钠离子电池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仍能放电,能量密度略低于磷酸铁锂但能实现快速充电。如今,钠离子电池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曾经主要用于航天领域的飞轮储能技术也走向了生活应用场景。金属转子在真空环境下,以每分钟几万转的速度高速转动,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动能存储。当外界停止供电,转子在减速的过程中便能释放电能,这就是飞轮储能的原理。
“火电厂发电的功率与用户使用的功率,不可能时时做到完全对等,这就需要储能设备进行调频。在这种大功率、频繁充放电的场景下,飞轮储能的响应速度可以达到毫秒级。”北京泓慧能源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有20多年的研发基础,现在产品的示范应用已经很成熟了,市场空间很大。”
除了核心电芯研发,还有企业在储能行业的“小众”细分领域深耕。看似不起眼的胶,能在电池安全防护上起到大作用。用于储能领域的密封胶,不仅能阻燃,还拥有极好的导热性,可以帮助电芯尽快散去多余热量。北京铠博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凝胶产品,在同等性能条件下,成本可降至进口材料的一半。
“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是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策源地,技术领先优势显著。”市经信局副局长毛东军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本市将加快新型储能前沿性技术突破,聚焦优势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推动京津冀新型储能产业联动规模化发展。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