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正文

十日谈读史老张:我的“书展”流水账

2024-08-14 11:19   来源:东方网阅读量:8024       

“上海书展”,至今已走过了20年。2004年首届“上海书展”前,上海就曾举办过各类“上海书市”“上海图书节”“沪版图书订货会”等活动。可见,上海的“书展”,比之于如今规模空前的“上海书展”,绝对不止20年。

我最早接触“书展”,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还在复旦读书。有一天,忽然得到通知,上海出版机构要在中央饭厅举办“特价书展”。下课后,我连忙赶去,发现“书展”很简陋。书籍就堆放在木质饭桌上。价格虽便宜,但没有我想买的书。为了不虚此行,我挑了一本《敖德萨档案》,才几毛钱。可惜,那本书放在书柜里,我至今没好好读过。那次“书展”体验,我感觉还不如第一教学楼底楼那个小书店呢。尽管小书店里常常人满为患,买书像买菜一样,但它的图书品种多、门类齐,仿佛店员知道学生想要什么书一样……依我看,有那个小书店在,复旦就等于天天在办“书展”。

1986年9月,“上海书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这是一次“书展”的盛会,让我大开眼界。书市举办15天,销售图书250万册,销售金额335万元。有人做过统计,平均每人购书达18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那时我已留校任教,18元相当于我工资的三成。我已不记得那次书市我花了多少钱,反正买了一大摞书,其中很多与历史专业有关,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曹聚仁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和房龙的《宽容》等,每本书封底还印有一个“86’上海书市”的印章,喜不自胜,满载而归。这些书,我至今仍会不时翻阅,有些还是我写作的参考资料。

1996年,我在某出版社工作。那时,出版社引进了一套国外英语教科书,让我负责推广。恰好“96’上海书市”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我即与主办方沟通,商借展览中心一个会议厅,作为推广地点。8月中旬,书市开幕,国外出版商代表抵沪。当他得知不久前上海合作组织五国元首就是在这个会议厅开会时,既惊讶又欣喜。书市开幕后,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听完推广介绍,立刻掏钱购买了全套教科书和有声磁带,会议厅里气氛热烈。我还记得,当年的出版社编辑老刘,刚从某高校外文系跳槽进社,一时兴起,当场带领孩子们朗读英语课文。他的英语发音,准确生动、字正腔圆,赢得阵阵掌声……今天,我的耳畔仍会响起老刘醇厚、富有磁性的朗读声。

1997年以后,我调到报社工作,编辑过《亲近书香》等版面。由此,接触了不少出版人、写书人和读书人。前几天整理老照相册,居然还发现当年我与某位当红影视明星的合影。我想起来了,那次,她是来上海书市签售有关她的新书,我应邀前去采访,出版社编辑按下的快门……这些年,我清理过无数次书柜,但那些与作者的合影以及作者赠予的签名本,我一直没有“断舍离”。每一次翻阅,我就会想起与他们的交往,一次性的也好,常来常往的也罢——人家也许早已忘记,而于我,则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美好的“书展”记忆。

可以说,改革开放后上海的“书展”,我几乎没落下。40年来,我当过大学生、大学教师、图书出版人、媒体编辑和记者,也成为一个文史写作者和研究者……是上海的“书展”伴我读书、伴我成长,也让我成了“书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对此,我很满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净利创新高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230%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