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和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五宣布,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摩尔定律”提出者戈登·摩尔在夏威夷的家中平静去世,享年94岁。
近年来,芯片巨头英伟达认为“摩尔定律”已死,英特尔现任CEO帕特·基辛格则极力反驳。跟基辛格不同,摩尔本人认为这无关紧要:“总有一天该定律会失效。”
随着摩尔的离世,英特尔三位创始人均已不在人世。英特尔目前也正苦苦挣扎,2022年营收和利润均出现暴跌,英特尔不得不选择通过“节流”来求生,然而昔日行业巨头能否再次逆风翻盘,目前恐难有定论。
“意外成为企业家”
摩尔1929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在加州长大,从小立志当一名化学家,还曾尝试制造火箭和炸药,1954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和化学博士学位后,毕业后进入“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的半导体公司工作,随后跟另外七位顶尖科学家一起出走,因此被肖克利称为“八叛逆”。
所谓的“八叛逆”出走后创立了曾领先全球、极富创新精神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该公司为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8年,罗伯特·诺伊斯带着戈登·摩尔与工艺开发专家安迪·格鲁夫离开仙童,创立后来的IT行业巨头英特尔。不过,在诺伊斯邀请其一同出走创业时,作为仙童研发负责人的摩尔一开始并不愿做出改变,只是因为不喜欢外面的人进入管理层,才勉强答应诺伊斯。
摩尔曾表示,自己没有强烈的创业冲动,是“意外成为企业家”的。从英特尔三位创始人的分工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诺伊斯提出解决芯片工程问题的理论;格罗夫负责英特尔的运营和管理,带领英特尔度过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爆炸性增长;而摩尔则是那个卷起袖子,花费无数时间调整晶体管,并完善诺伊斯广泛但有时定义不清想法的人。
或许正因潜心钻研技术而非公司经营,作为行业先驱的摩尔并没有积累下大量财富。据福布斯杂志估计,2023年摩尔的净资产为72亿美元。而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他的净资产为74.6亿美元。
“摩尔定律” 为半导体指明方向
1965年,摩尔在一篇名为《在集成电路上塞入更多的元件》的文章中提到:“由于技术进步,从几年前集成电路诞生以来,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年翻一番。”这一预测后来被称为“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但其意义远不至于此。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其意义跟“牛顿第一定律”相当。摩尔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曾解释道:“我想传达出的信息是,通过在芯片上增加越来越多的晶体管,所有电子产品将变得越来越便宜。”
摩尔的预测对英特尔的崛起至关重要,正是在该预测的指导下,英特尔公司开始以竞争对手无法跟上的速度,投入大量资金改进芯片制造。迅猛的发展速度令英特尔的技术成为个人计算机革命的硬件核心,随后又成为互联网革命的核心,推动了过去几十年世界的大部分技术进步。
英特尔现任CEO帕特·基辛格认为:“摩尔通过其洞察力和远见定义了技术行业,几十年来,他在揭示晶体管的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激励了技术专家和企业家。”
去年,另一芯片巨头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摩尔定律已死。”这引发了两大芯片巨头间关于“摩尔定律”的争论。基辛格极力为该定律辩护,认为“摩尔定律”没有死,它还活得好好的。
然而,摩尔本人对此却认为无关紧要。早在2015年一场纪念“摩尔定律”提出50周年的活动上,摩尔就曾表示:“总有一天该定律会失效,像这样的指数级增长从来都没法永久持续下去。”
事实上,1975年摩尔就曾修改过其预测,认为“在接下来的10年里,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将每18-24个月翻一番”,早已预示着其增速会放缓。
有趣的是,这一以摩尔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并非他自封的,而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教授提出的。摩尔本人曾对传记作家莱斯利·柏林表示,他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其被称为‘摩尔定律’而感到尴尬”。
英特尔前景蒙尘
摩尔的离世恰逢英特尔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至暗时刻”。2022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急转直下,加上PC市场疲软,英特尔备受打击,2022年的财报也被华尔街分析师称为“灾难级”财报。
财报显示,2022年英特尔的营收仅为631亿美元,同比下跌20.12%,净利润更是遭遇大幅下跌,从前一年的198.7亿美元暴跌至80.14亿美元,跌幅达到59.67%。
为了“求生”,英特尔从去年起一直在想办法“节流”,包括裁员20%、向数千名爱尔兰员工提供3个月的自愿无薪假期、关停计划投资7亿美元的实验室、终止在以色列2亿美元的研发中心项目等。
此前英特尔也曾试图通过押宝自动驾驶、图形业务和晶圆代工几个风口来打造第二增长极,但均因太晚入场而掉队。
英特尔还能否翻盘呢?在2022年财报公布后,英特尔CEO基辛格表示:“这并非最糟糕的。由于艰难的环境导致芯片库存过剩,2023年一季度的业绩将再次低于预期。”可见,短期来看英特尔前景仍蒙尘。
不过,从基辛格誓死维护“摩尔定律”的表态来看,该公司可能还将坚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终将“跌落神坛”还是“逆风翻盘”,目前恐难有定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