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扎根黄土高原30余年三代旱农人书写“寿阳站精神”

2023-10-15 22:45   来源:光明网阅读量:13315       

三代农业科学家,32年扎根黄土高原,“绿了黄土地,白了少年头”, 在旱地农业技术创新中结出累累硕果。9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在山西寿阳举办“寿阳站精神”发布活动,正式发布“扎根旱地、集智攻关、治旱兴农、服务人民”的“寿阳站精神”。

扎根黄土高原30余年三代旱农人书写“寿阳站精神”

扎根旱地,三代人接力治旱兴农

寿阳站位于山西省寿阳县宗艾村和景尚村,建于1991年,以晋东豫西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为对象,长期开展旱地农业的定位观测、科技攻关、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30余项,2021年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991年,以中国农科院陶毓汾、冷石林和山西省农科院牛西午、王久治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旱农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山西寿阳宗艾村安营扎寨,将十多间废弃的猪舍改建为实验室和宿舍,在贫瘠的黄土地建起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综合试验区,用一手的试验数据,努力回答在极度缺水条件下“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

此后,中国农科院梅旭荣、张燕卿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周怀平、郭志利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旱农人”继续探索着我国北方旱地农业高效用水之道,使得一个个定位试验在黄土旱地落地生根,一项项旱作农田降水利用关键技术和产品被攻克。

进入新世纪,第三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来到试验站,蓄力青春、接续奋斗。现任寿阳站执行站长孙东宝,从2007年至今,每年在站时间超过300天。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杨振海介绍,寿阳站三代科技工作者扎根旱地、薪火相传,在旱地农田生态环境要素监测、作物耐旱节水机理、降水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和区域综合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旱作农业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旱地农业,粮食安全的“稳压器”

完全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生产的农业,叫旱作农业,和它相对的概念是灌溉农业。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介绍,“在全球,旱地占全部耕地的81%,贡献了60%的粮食,在中国,旱地占50.3%,贡献了46%的粮食。因此,旱地是粮食安全稳压器,推进旱地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在旱作农业中,有一部分降水量入不敷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叫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的北方地区。数据显示,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提供了全国58%的粮食和75%以上的牛羊肉。

黄土高原地区是旱作农业的一个重点区域,科研人员以寿阳站为平台,瞄准“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目标,在旱地生态环境要素监测、降水高效利用基础理论探索、关键技术攻关和区域发展模式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这里,科研人员摸清了旱作农业的“家底”, 以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建立了20多个长期基础性试验场,获取200余万条数据,成为支撑我国旱地农业科学研究与战略决策的数据源。

在利用水方面,32年的接续奋斗更是收获了喜人的成果。 “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自然降水利用率达到65%左右,项目示范区可达70%以上,基本上可以说是‘吃干榨净’”。 梅旭荣告诉记者,“目前,全球自然降水利用率在50%左右,中国的旱地农业技术,已经居于世界的前列。”

薪火相传,在“寿阳站”再出发

“发布寿阳站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几代农科人执着旱作农业创新、默默奉献的无私品格,倡导科研人员学习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深耕科技、知农爱农的家国情怀。”杨振海强调说。

9月下旬,走进寿阳试验站,十多位年轻的学生正在玉米田里做试验、收集数据,他们来自贵州、四川等地,忙碌了大半年,终于迎来了收获。

25岁的冉漫雪在试验田里种着高粱、玉米、谷子、向日葵等不同的作物,每种只有几米宽的一条,中间还种着用作绿肥的杂草,这是一项旱地农业多样性种植的实验。

正在读研二的杜媛则在这里做一项和土壤微生物有关的试验,她在空地上埋了十多排20多厘米的粗的管子,放上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有的被炒熟了,杀灭了土壤中的菌群,重新孕育新的菌群,有的添加了不同剂量的牛粪、秸秆等各种有机物。

24岁的郭素蓝正在尝试用各种试验,寻找适合本地的、最高效的培肥方式……

新一代的“旱农人”正在拔节生长,这里远离大都市,却是农业科研的最前线,这里生活方式相对单一,他们却愿“自讨苦吃”、苦中作乐,撒一些花种,收集一些旱作农具,辟一片“花园”, 将论文写在秸秆果穗上、让成果绘制在丰收大地上。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进博会“金字招牌”持续闪耀,拜耳提前锁定第七届进博会席位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