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千里戈壁,翻越海拔超过6500米的昆仑山和唐古拉山,途经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兰州—西宁—拉萨干线光缆”绵延2754公里,跨越了甘肃、青海和西藏三大省区。
1997年6月,3万多名解放军官兵及邮电基建战线员工用圆锹、钢钎、十字镐凿开一寸寸冻土层,在“世界屋脊”敷设光缆。
高原地区环境极其恶劣,开工前甚至有人预言这是“要出烈士的工程”。他们不仅面临高寒缺氧导致的头疼欲裂、呼吸困难、口唇发紫以及紫外线灼伤等问题,还有罹患肺水肿、脑水肿等重大疾病的风险。为避免战士在睡梦中窒息死亡,干部夜间查铺时每隔两小时就用小棍拨醒他们。
军民浴血奋战3个月后,“兰西拉”光缆于1997年9月建成贯通,补齐了“八横八纵”全国干线光缆网的最后一块拼图,在世界通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照设计单位预想,“兰西拉”光缆线路使用20年后退役,但25年后的今天,这条线路仍然在为西北人民服务,光缆界桩上的字迹清晰。
这不禁让人惊叹和发问: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信息天路”是如何维护的?
答案是中国电信员工在青海省格尔木市日夜值守。他们传承了“兰西拉”守护精神,在极端环境中巡回、测试、探测、抢修、护线,并随时响应突发状况。
作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守护者,他们不仅为西北地区的往来者提供便利,也促进了当地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科研考察及旅游等多领域发展。
用脚步丈量雪域高原“信息天路”
在通往唐古拉山的“兰西拉”格尔木路段上,不时可以看到飞驰着的中国电信工作车辆。车上的巡检员工每隔10公里跳下来一批,带上维护工具和材料,沿路检查维修通信光缆标桩。
这是中国电信格尔木分公司组织的“步巡”工作,上半年在5月至6月期间,下半年为9月到10月之间。公司一次派出5辆车,载上11名员工,他们负责更换损坏标石和宣传牌、补栽标石、对外露光缆进行维修加固、扶正电杆、补挂钩、紧拉线……
标桩平均每50米-100米栽设一个,诺木洪至唐古拉山口之间一共有7560个标桩。维修人员通常需要花上一个多月时间巡检,步行里程达到755公里。
“兰西拉”干线光缆所覆盖的区域中,超过九成的路段位于高原、戈壁、沼泽和雪山,其中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达到840公里,格尔木分公司管辖区域为450公里,人烟罕至,因此步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尤其是遇到洪水等自然灾害,光缆被洪水冲出来,或者被山上滚落的巨石砸断,都会造成光缆通信中断。只能依靠人工步巡发现问题,针对性地安排加固维修。
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当地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徒手行走相当于沿海内地负重70斤,这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
中国电信格尔木分公司云网运营部副总经理林恒明从1998年就开始承担维护工作,驻扎在格尔木站点。他告诉中国网科技记者,冬天气温零下30度,海拔高高原反应严重,呼吸困难,吃饭只能吃半饱,吃太饱就不容易消化。晚上也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
一年两度的步巡,和每周至少两次的车巡是常规工作,中国电信格尔木分公司员工还要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争分夺秒抢修通信设施。
昆仑山处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容易引发地质灾害。2001年11月,昆仑山发生8.1级强烈地震,造成“兰西拉”光缆“纳赤台-五道梁”段中断,通往西藏方向的业务全阻。30多名中国电信维护人员连夜赶往现场开展抢修工作。在冰天雪地中拉来柴油、大煤、木材等燃料物资艰难烤开冻土层,挖出光缆断头进行修复。
2016年6月,格尔木青藏线纳赤台等地区连降暴雨,加伴雪山融水,引发泥石流,“兰西拉”、格尔木那曲干线光缆阻断,其中,“诺木洪-格尔木中继段”光缆被洪水冲出20多米。青藏线纳赤台至雁石坪段400多公里路段与外界“失联”。中国电信格尔木分公司线路维护中心光缆线路维护主管薛生全带领团队顶着倾盆暴雨,前往5处断点抢险,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后排除故障,恢复西藏和青藏线沿线的通信。
多重技术保障通信稳定运营
除了车巡和步巡之外,中国电信格尔木分公司还加入了技术手段,共同织起一道“兰西拉”维护屏障。
工作人员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技术维护,需要进行备用纤芯测试、河道光缆埋深探测、接头盒对地绝缘电阻测试以及衰减测试等,排查异常数据,及时检修通信设施。
近年来,中国电信格尔木分公司开始利用智慧光网平台+光网卫士+无人机对“兰西拉”光缆进行无人机巡线工作,覆盖无人山区。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将无人机应用逐步拓展到应急减灾、应急指挥、灾情监视、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监测预评估、数字城市等领域。
青藏线上从格尔木到拉萨一共设有6个无人值守的中继站机房,一个机房的服务区域平均覆盖90公里。为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目前“兰西拉”沿线6个机房内均已安装OLP光切换自动保护设备。若发生“兰西拉”光缆线路阻断,承载在“兰西拉”光缆上的业务则自动切换到格那光缆上,保证业务通信正常进行。
考虑到偏远地区电力的不稳定因素,中国电信格尔木分公司的机房油机全部实现远程启动,遇到紧急停电时,油机可以实现自启动供电及时保障通信安全用电。此外,公司还利用当地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储备电量。
多重技术保障下,“兰西拉”光缆的年阻断率仅为0.25,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甚至可以连续多年保持线路畅通。
无人区装上“智慧脑+千里眼”
“兰西拉”光缆这条隐秘的通信生命线,串联起西北地区的信息孤岛,网联东部城市,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当通信的触角延伸至神秘的无人区,人们利用“智慧脑+千里眼”,进一步窥探大自然的秘密。
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高原精灵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但平均海拔4600多米,受制于地貌险峻复杂、高山缺氧等恶劣条件,常人难以企及,数字化建设显得格外重要。
2018年6月,格尔木电信开通索南达杰保护站至西宁三江源管理局视频专线,进行青藏铁路清水河藏羚羊迁徙活动监测,及索南达杰保护站北侧清水河班德湖水域环境监测。
两年后,格尔木电信索南达杰基站建设完成,解决了索南达杰保护站网络深度覆盖不足、部分区域脱网的问题,让4G网络联通了索南达杰。
2021年,格尔木电信人员张中仁、石延鹏再次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前后历时2年时间,多次深入可可西里腹地,完成站点踩点、选址工作,配合三江源管理局进行设备安装调测。可可西里2基站至西宁三江源管理局视频专线于2023年6月开通,用于监测藏羚羊迁徙。
无人区的通信网络铺设难言经济效益,实际上更具社会价值和公益属性。当千里之外的人也可以实时观看监测无人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守护珍稀物种和水资源等事业,协助开展环境监测、基因采集、地质勘探等科考工作,以及顺利实施救援不无裨益。
“兰西拉”光缆通信工程饱含心血,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矗立着高8米的纪念碑,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青海格尔木电信的平凡英雄凭借实力和耐力,传承“兰西拉”守护精神25年,保障西北干线网络通信畅通。未来后继者还将继续接力传递下个25年、无数个25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