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公路学会和高德地图联合发布了《2023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热度分析报告》。该报告是首份基于出行大数据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热度分析报告,目的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反映、研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新情况、新规律和新趋势,并助力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品质和出行体验。
报告按照相应的评价指标和得分算法,分析了除台湾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之外的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出行热度。其中,G1京哈高速公路河北秦皇岛段山海关服务区以87.4%的得分位居热度第一位,第二位是G2京沪高速公路江苏苏州段阳澄湖服务区(上行),第三位是G30连霍高速公路新疆哈密服务区(上行)。
图:报告中出行热度前十的服务区
大数据覆盖32个省份和7692个服务区
图:报告结合CRITIC法计算得出6项指标的权重
出行热度前十和前百服务区中东部占优
出行热度前十的服务区90%均位于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上,集中在江苏、河北(2个)、江西(2个)、浙江(1个)、新疆(1个)5个省份。从区域分布的角度看,东部占比70%、中部20%、西部10%。这些服务区的驾车出行活跃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
出行热度前百的服务区从区域结构上看,东部最多、占比58%,中部次之、占比27%,西部再次、占比15%。东部的服务区进入前百主要是因为区域经济的发达、交通量大、特色服务区的打造,以及设施设备的完善等因素,而西部主要是因为交通区域的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等。
图:热度前十和前百东中西部区域结构占比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驶入率方面,西部明显较高。截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平均驶入率为19.23%,近六成的服务区驶入率在10%~25%之间。东部地区75%的服务区驶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受城市化程度高、服务区间距小、升级改造后进一步分流等影响。而中部地区由于过境交通量较大,西部地区由于间距较大、功能相对单一需求依赖度高、选择性较少等原因,驶入率相对较高。
图:各省份高速服务区驶入率
大量出行意愿集中在少数热点服务区
数据显示,半年内,59.75%的高速服务区日均驾车规划热度值小于100,仅有10.01%的服务区热度值大于500。不同省份之间的差距明显,最高的江苏日均热度值达到485,最低的西藏仅为28。这说明广大出行者有意愿进入的服务区主要集中于少数路线上的少数热点服务区。
图:东中西部高速服务区日均驾车出行活跃度结构对比
基于高德地图数据样本,分析显示,目前我国高速服务区日均驾车出行活跃度的平均值为2112,高于3000以上的服务区占比为24.40%,低于1000的占比42.36%。而全天拥堵延时指数的平均值为1.05,超过八成服务区平均值集中在1.0~1.1之间,180天内超过八成的服务区累计拥堵时长在10小时以内。由此可见,高速服务区的日均驾车出行活跃度普遍不高,拥堵情况不严重。城市群和经济圈所在的服务区因需求较大而热度靠前。
图:各省份高速服务区日均驾车出行活跃度
鉴于此次数据采集周期是上半年,考虑到下半年7月~9月暑假和十一长假是人们常规的出行高峰,从全年看驾车出行的活跃热度还会有所提高。
图:前一千名的热度服务区中,67.2%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上。其中,G60沪昆高速、G15沈海高速、G30连霍高速沿线热度服务区最多。
五条建议助力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
该报告基于大数据视角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规律,针对当下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新背景,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者、运营管理者和经营商等各方面,提出了“以新时期出行者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并延伸品牌效应”“稳基础、挖潜力、不跟风”“灵活运用大数据指导运营管理”“充分关注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服务区发展”五条建议,助力高速服务区全面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定位已经由单一的高速公路附属设施向复合型综合服务平台转变,服务理念由基础服务向品质服务转变,发展思路由单一的路内经济向路域、路衍的全产业经济转变,智慧化、低碳化和品质化发展理念与发展格局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悉,中国公路学会将联合高德地图持续发布相关报告,不断优化现有评价指标,以开放的姿态,将通过大数据细化分析各省份服务区出行概况,开展不同时期内的出行活跃度变化趋势分析、相邻服务区相同评价指标的交互分析,以及在出行的前中后期提供查询、提醒、评价等数据服务。通过大数据进一步研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的新情况和新规律,切实提升服务品质和公众体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