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和同事在野外种植赤松茸。受访者供图
立春前后,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陕西神木,90后张至和同事们正忙着做赤松茸菌种的液态接种实验,“结合去年的种植经验看,种植过程不够方便,所以作了新的尝试。”张至说。
“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它能帮助土地和大自然恢复自身的免疫系统。沙地里长出赤松茸这样的菌类,说明沙地的生态系统正在自我恢复。”从2019年开始,张至和同事们在两年多时间里进行了十几轮实验,逐渐在被改造后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林地里实现了赤松茸野外人工种植。
2013年大学毕业后,张至回到家乡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开始了微生物治沙的尝试。“通过传统的治沙方式,老百姓只有种树的收益,林区也存在树木养分缺乏、生物单一的问题,如果能够成功引入微生物,通过生态治理的模式,老百姓还能多了‘林下经济作物’这份新收益,治理效果也更可持续。”
确定了微生物治沙的路子后,张至和父亲张应龙先后前往德国、日本等地,考察学习海外通过微生物开展生态治理的先进做法。
“当时我们进口了一些菌种原株,在实验室阶段的扩繁和微生物分解效果相对符合预期。但技术方要求,只能对菌种进行一次扩繁,且经过二三次扩繁的菌种对废弃物的发酵效果也不理想。”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张至的工作一度陷入了瓶颈。
“治沙本就是一个极其缓慢艰难的过程,得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张至说,父亲等老一辈人治沙的艰辛言犹在耳,这也让他觉得,自己遇到的问题一定可以解决。
复盘后,张至和同事们继续探索,尝试将国外引进的菌种和本地菌种共同驯化。经过反复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混合后的新菌群对废弃物的分解效率有了较大提升。“目前,我们将引进的菌种与本地菌种相结合,分别研发出能帮助有机废弃物分解发酵、实现土壤改良和除臭等不同方向的单品微生物。”
围绕毛乌素沙地土壤治理,张至参与了多项国家、省级交付的科研实验。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全球环境基金合作的GEF项目试点为例,2015年到2018年期间,他联合中科院西安分院以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开展防治土壤退化和土地可持续管理。“总共有5万吨来自附近农户的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经过微生物发酵形成肥料,撒在治沙基地的试验田中。”
“把科技当成与自然交流的最好渠道,这是打开自然生命密码最好的钥匙。”目前,他参与了“中科院西安分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毛乌素沙地土壤修复及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等多项科研工作,努力通过更多的科学技术,助力毛乌素沙地的治理。
毛乌素沙地的治理是一个大工程,经过20余年几代人的努力,治沙基地的变化非常大。张至告诉记者,目前基地的野生动植物变多、土壤里的有机质养分得到提升,土壤从沙土向黏土变化,土壤里的微生物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沙漠生态系统不断恢复的表现。
2023年,张至团队入选了由陕西省科技厅发布的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不仅如此,秦创原成果转化“加速器”示范区沣西新城还为张至和同事提供了免费办公室,旨在助力年轻团队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
毛乌素沙地在古代曾是水草丰美的森林,长期的人为破坏导致沙化,这样特殊的成因,也让张至对于未来这片沙地的消失充满了期待,“只要经过科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个可能性是有的”。
“治沙不只是种树,我们探索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大自然修复自我循环的能力,带动更多的老乡致富增收。”张至说,未来希望更多的微生物在自己脚下这片沙土里“发芽”。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