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升级了。预计在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我国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研究能力,为科学探索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3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广东东莞举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会。
中国散裂中子源鸟瞰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重要科技内核。自2018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国家验收、投入运行以来,其用户群体已迅速扩大至6000余人,实验机时供不应求。过去的几年中,该设施已支持完成了1500余项用户实验课题,覆盖能源、物理、材料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成果的产出和用户的强烈需求,为二期工程的快速立项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大厅
??二期工程的核心建设内容包括新增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这将使中子谱仪的总数达到20台,并首次引入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同时,加速器的打靶束流功率也将从一期设计的100千瓦大幅跃升至500千瓦,从而在同等时间内产生更多的中子,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和分辨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介绍,二期工程的初步设计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整个建设周期预计为5年9个月。这一重大科技设施的升级,不仅将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还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
??此外,二期工程在关键技术预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国内首台高功率高梯度磁合金加载腔的成功运行、P波段大功率速调管的顺利验收,以及在中子探测器、中子导管、中子极化器等方面的研制突破,都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随着二期工程的启动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将继续在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内核之一,它也将为该区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