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学习英文从清朝末年到现在,已经过去 100 年,一代代人学习英文,读英文书,过去 100 年间学习方法和阅读方式几乎没有变化。
钱钟书读外文书籍,喜欢做读书笔记,全部外文笔记有一百七十多册。
丰子恺把单词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每晚随机摸牌复习单词。
季羡林是勤于查词典,鼓励英文学习者要勤奋。
林语堂用全英文写出了《京华烟云》,还设计出第一个中文打字机:明快打字机。
林徽因作为“民国第一才女”,19岁时就翻译出了王尔德的《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
你看,是不是和我们今天差不多。
单词大爆炸时代
在民国年代,单词变化缓慢。20世纪初英文单词+词组大概20万个,今天已经增长到100万,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平均每年1万个的速度快速增长。
目前成年欧美人的词汇量普遍3万左右,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再掌握3-4万专业词汇。跨学科人才极少,因为语言本身就是巨大障碍,普通人与专业认识之间也有巨大词汇障碍,几乎无法深入交流。
语言本身是工具,成吨重的词汇却成了交流障碍。
英语新造的单词大多数是10个字母以上的长单词。不断增长的单词长度,让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据测算,今天英国学生在记忆单词上所花费的时间是100年前的2-3倍。
甚至有人怀疑,如果单词增加到1000万时,学习者会不会崩溃。
阅读巨量的学术资料
即使欧美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都面临学习困难,咱们学英文难度可想而知,想要学习科学、技术、医学、工程、数学、生物学等领域,必须背诵超长单词。以及阅读巨量的学术资料。
哈佛作为世界顶尖院校,每门课程都会有相应的阅读列表和要求。每门课程平均要求阅读量可以达到每周1500-2000页。
这些阅读材料包括学术著作、期刊文章、案例研究等。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并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虽然不同学校阅读量有所差异,但欧美留学的每一个人都体会过被阅读支配的恐惧。在Dead Line 之前阅读完并提交作业的压力,每周、每月都在不间断重复。
有啥工具能缓解阅读恐惧症?
问:我英文很好,不需要这种工具吧?
答:阅读小说,名著,没有太多复杂单词,的确不需要。如果进行复杂学科,涉及大量特有单词,如果每次遇到一个单词都停下来查询,会让你过了截止时间也完不成阅读作业。
问:这有啥稀罕,不就是全文翻译嘛?
答:是,又不是。Scholaread靠岸学术全文翻译给你单独输入一份译文。左边英文,右边中文,阅读英文材料途中,某一段不明白,想找到对应的中文段落,很费劲。
来回左右对比,容易看花眼。
学术资料一般比较长,需要在不同页面多次跳转做对比,Scholaread 靠岸学术能分析文章内容,再自动生成目录,有目录的话,你会更快找到自己所需的重点内容。
阅读小说有没有目录无所谓,反正从头到尾读完开心就好。学术资料,读到第78页的某个公式,恰好解决第上一章的提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Scholaread靠岸学术的目录让你减少20%来回跳转时间。
提前搞定作业,早点睡觉不香吗。
问:据说生啃更容易提升我英文水平,减少使用翻译工具?
答:100年前,那帮民国大师遇到不懂的单词或句子,也是查字典和请教老师;Scholaread靠岸学术 只是把学习、查单词,翻译的过程给加速,让你本来5小时才能完成的阅读任务,1小时搞定。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打开手机,在软件商店里搜Scholaread靠岸学术
新世界为你打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